在来到耶鲁的九个月中,迫于自高中以来最大的学习压力,阅读量较小,总共读了约莫13本书,其中4、6、10、11算是重读。一度赶在停产之前购置了Kindle DXG ,意图博览盗版书,后来才发现系统与Kindle 3 相比 简直烂到了极致,不仅不能做笔记,更加凶残的是无法原生支持中文。连多看系统都已经不再为DXG更新。

现在我来简单讲讲这些书的读后感。

  1. 《目送》 龙应台
    • 反念一想,或许只有那些不懂事、不耐烦和无可奈何的错过才会让爱和亲情更加刻骨铭心。我们就站在这里目送一切远去,默默地自言自语:不必追。
  2. 《百年思索》 龙应台
    • 跟《目送》截然相反,《百年思索》的笔调冷峻而沉重
    •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是《有什么副刊,就有什么社会》
      • 在德文报纸里,副刊是非常重要的传统,首屈一指的是《法兰克福汇报》(FAZ)的副刊。作者极尽所能地渲染了该刊物虽然仅仅是一份副刊,但是信实稳重,内容之深刻,话题之纷繁,文化水平之高超,读者之精英。
      • 我所好奇的是这篇文章成于1997年,那个时候谷歌还没有成立,互联网浪潮和信息大爆炸才刚刚开始;16年过去了,这份报纸如今还在保持这当年的传统吗?当年那些精英的读者们如今还在订阅这份报纸吗?“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瞎子的世界,独眼龙就是国王。””由奢入简易,由俭入奢难。“在这个时代,要保持专注与深刻是在是太过困难了,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反复拷问自己——你又忘却了那些亘古的优秀的传统了吗?至少我有经常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迷迷糊糊地打开浏览器登陆人人或者微博的坏习惯……
    • 其次是讲述巴以冲突的一系列文章,例如《走过疲惫的巴勒斯坦》
      • 我想,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让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地多少年代的犹太人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地凝聚到一个全新的国家?是什么让他们毅然放弃了自己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来到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什么让他们勇敢地直面来自阿拉伯人死亡的威胁,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和炮火、地雷、手榴弹生活在一起?是信仰
      •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种惨剧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还会站着说着宽容而不腰疼吗?
  3. 《超爆魔鬼经济学》 Steven David Levitt
    • 这本书的主题是很多传统的智慧(Conventional Wisdom)其实是不可靠的。比如,酒后驾车要比酒后步行安全八倍之多。电视是印度女性自我权利意识觉醒的重要原因。在汽车兴盛之前拉车的马匹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汽车反而是极其环保的选择。
    • 严峻复杂的问题很可能有一个超级简单的解决方案,十七世纪的欧洲医院医生洗手可以极大地(至少60倍)降低产褥热致死的可能;包皮环切手术可以降低异性性交中男性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降幅达到60%。看似有益的活动可能会间接导致坏的结果,911恐怖袭击后许多人选择不坐飞机,自己开车出行,各种因素综合,导致更多的交通致死事故。
    • 可是,政府不喜欢寻求更便宜,更简单的解决方案,相反,往往倾向于选择代价高昂、麻烦棘手的策略。
    • 统计分析出的Pattern可以揭示很多意想不到的、有趣的甚至有巨大作用的结论,比如帮助政府发现恐怖分子。
    • 卖肉行为也需要讲究经济学原理……
  4. 《激荡三十年(上)》吴晓波 &
  5. 《激荡三十年(下)》吴晓波

    •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摸着石头过河让这片蓝海充满了危险、机遇以及不确定性,然而混沌孕新生,乱世出英雄,一大批企业家们迅速地完成了原始积累;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路边的累累白骨:他们都是国富民强最直接的功臣,是新时代最伟大的英雄。
    • 他们要么是想人之不敢想,打改革的擦边球,有勇气面对风险,风险有多大,他们最后就能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要么是运用专业头脑,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或者理念,步步为营。后生们想要有所建树,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单点快速突破,继而精益求精。
    • 书摘请见——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话——《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6. 《山居笔记》 余秋雨

    • 这本书我估计总共读了十来遍。我很喜欢余秋雨写文章的风格:阅读大量的文献,甚至实地考察,厚积而薄发,同时自己炽热的人文关怀也喷薄而出,最后落笔生花。
    • 我很讨厌因为所谓的“道德问题”而否认一个人艺术成就的喷子。学者不拿纳税人的钱,不需要向人民大众负责,欺负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实人,很好玩么?真要想做点什么,前面右转是政府。
  7. 《大败局》 吴晓波

    • 我始终觉得,失败的经验比所谓的成功的经验或许更加难能可贵。
    • 以下是简短的书摘:
      • 在摆脱旧体制铁链束缚的改革之初,激情——一代百无禁忌的弄潮儿的激情曾经拯救了整个中国企业界的脸面,然而很快,激情所散发的负面作用,令中国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冲动之中。
      •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及知名跨国品牌的进入,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及竞争台阶的提高,随着网络年代的到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中国企业界终于迎来了激情年代的终结,一代草创型的民营企业家也将面临被集体淘汰的命运。
      • 共同的“失败基因”
        1. 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功利的、不择手段的理想主义者
        2. 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如果人人都不按牌理出牌,那么还要牌理干什么?一个老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还有谁愿意跟他玩牌?
        3. 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中国企业家要真正成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那么首先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一项比技术升级、管理创新乃至种种超前的经营理念更为关键的工作,是塑造中国企业家的职业精神和重建中国企业的道德秩序。
      • 任何一家企业已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取得成功。知识、理性成了新经济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 企业的成长经验与行业是无关的。无论你是一家传统的生产果冻的工厂,还是一家吸引风险投资的网络公司,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台阶,有很多是具有共性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新兴的产业都有自己的狂飙期,有自己的激情年代。我们现在正身临其境的数字化年代,不也处在一个激情的洪流中吗?此起彼伏的网站公司、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概念、给自己冠以CEO、COO或首席执行官等新鲜名词的新兴企业家,谁能告诉我们,究竟要过多久,他们中的多少人以及他们的企业也将会出现在失败者的名单中呢?
      • 在一个有点阴冷的深秋,在令人揪心的淫雨中,中国第一个立志打造电动轿车的中年人向陌生的我喋喋不休地述说着他的梦想,一个注定了将一无所获的荒唐梦想。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中国农民耗尽了他的前途、生命和金钱,无怨无悔地用原始的榔头和机床去奋力摘取现代工业的明珠。在那个时候,我背过身去,禁不住潸然泪下。
      • 斯蒂芬·茨威格曾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一个人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8. 《神雕侠侣》 金庸

    • 某天海神波塞冬同学表示最近在重温神雕侠侣。后来我也就跟着看看,因为我武侠小说读得太少,尽管金庸群侠传已经玩了好几十遍了。
    • 感觉金庸小说大多是一种种打怪升级的模式,剧情由一个个委屈或者误会牵着人往前走。古龙的小说像满级之后的网络游戏,需要去未知的世界探险,剧情由一个个谜团诱惑着人向前探索。
  9. 《自控力》 Kelly McGonigal
    • 虽然原始冲动对我们并不总是有利,但不应该彻底摆脱他们,如果没有了欲望,人们就会变得沮丧;如果没有了恐惧,人们就无法保护自己;如果你心里在想其他事,那么冲动就会主导你的选择。查邮件是为了缓解不安,人们还以为自己是在获取信息呢。观察自己是如何屈服于冲动的,甚至都不用设置目标,关键是及早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有怎样的想法、感受或者情况让你最容易让你有冲动。想些什么最容易让你放弃冲动。
    • 意志力是可以锻炼的,甚至是可以被欺骗的。
    • 可以为那些容易放纵去做的事情增加难度,提前纳税。
    • 冥想是提高注意力的极佳方式。
    • 遇到诱惑时三思而后行,把动作放慢,想清楚了再行动。
    • 心率变异度能很好得反应意志力的程度。比如,当我看到牛排的时候心率升高很多,说明我的意志力很强。
  10. 《欢喜》 吴伯凡、梁冬
    • 一直很喜欢“冬吴相对论”,跑步的时候会听。当然他们会讲得很玄,或者讲得不对,但是总觉得两个文化人用知识耍宝,还真是相当有趣相当可爱的一件事情呢!
    • “欢喜”的秘密是,承认现实如来,然后立马去改!从此我又多了一个人生法门。
  11. 《黑客与画家》 Paul Graham
    • 这本书当然是需要反复咀嚼的…… 值得单独做书摘。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 第一次了解这本书是因为译者巫宁坤先生曾经是我们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他曾写过一本控诉体制的回忆录《一滴泪》。第二次了解这本书是我的发小,肖中正同学,他曾读过这本书。第三次了解这本书是在耶鲁的伯克利学院吃饭的时候,免费获取了刻着”Drop it like F Scott”的腕带。当大家都涌向电影院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细细品味原著了。
    • 作为一个替《飞越疯人院》主角分析如何成功逃离疯人院的无聊的人,我会不自觉的思考,盖茨比如何才能活下来。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我”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如果那个“我”是我的话,我肯定第一时间就把我知道的关于黛西和汤姆的情况告诉盖茨比了……
    • 彭老师当然地就很深刻地谈论起了“旧钱永远融不进新钱”之类的 insights(高见)。
    • 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与我的座右铭(He who strives on and lives to strive can earn redemption still.)非常契合!一个人的不断努力奋进,最后其实能做到的仅仅是救赎自己罢了,但是即便这样,也足够了吧。
  13. 《观念的水位》 刘瑜

    • 我最推崇刘瑜的一点是,把真正有用的道理说得有趣。关键是“真正有用”,什么是”有用”?愤怒的青年有理有据的吐槽有用么?有一点点用。可是难道不是在指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解决方案更有用么?不要跟我谈道德,一方面,道德不需要谈,道德本身大多数就是一目了然、不言自明的;另一方面,一心让臣民行善的暴君可能是最专制的暴君。即便是臣子,当年看《窃明》一书的时候,就深感明末时期东林党人之可恶,拿道德当令箭,谋一己之私。所以我很喜欢看刘瑜和龙应台的文章,不仅告诉你什么是丑,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什么是美,如何去做到美;与之相对的是,我是如此恶心798那群只会展现丑恶的艺术作品。这个值得单独写一篇文章,题目我都想好了,叫《淡淡的愚昧不忧伤——点亮一支蜡烛,胜过无数次的咒骂黑夜》。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