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个关子,先谈“反求诸己”,文章的最后再谈“世界末日”、为什么世界末日会“迟到”。

“反求诸己”是一件让人乐此不疲但又烦躁不堪的事情。思考人类终极命运这种问题难道不是令人沮丧的么?人固有一死,早死晚死都得死;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有些尸体是重于泰山的,但“你会死”这种陈述终归不是什么好话。打情骂俏、调戏人的和反调戏的除外。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对生命的爱与执着这种“反熵(anti-entropy)”的事情乐此不疲,不是么?就好像,尽管李安大师《少年派的奇幻之旅》血腥重口版很可能是事实,我们仍然选择相信浪漫励志版,不是么?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的年终总结。

这些年来每一年我都至少会写一篇文章,反思我这一年又做了哪些特二的事情,下一年还想做哪些不那么二的事情。

也许更早的时候我也写过不少东西,只不过都删除掉了,没有存档。看着这些个人总结,我突然特别好奇:大学四年的不同时期,我都在想些什么?

首先,生活一直在别处,我似乎不是那么的开心。

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来要直面自己做得不对的事情,二来这些文字大多落笔于寒冬,而寒冬本身就是令人很绝望的存在。除夕辞旧迎新其实是有象征意味的,只有将过往的积郁都扫除掉,打上一剂名叫希望的鸡血,才能勇敢地重装上阵。所以当我回味百里屠苏“屠绝鬼气,苏醒人魂”的时候,内心难免会感动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别处”有别于“逃离”,“逃离”是一种可悲的心态,你总以为“如果我在其他的地方,我会活得更好”,但是,你我都知道,境由心生,你在哪和你活的好不好无关丝毫。“生活在别处”应该是一种直面、自嘲,更重要的是,是一种向往,对人类内心深处亘古不变的真理的向往,这些向往是什么?是爱、怜悯、自豪、同情、恐惧、牺牲和荣耀。没有了这些向往,我们追求的不是爱,而是情欲;我们的苦难里没有任何人失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胜利里没有任何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奇迹;最为糟糕的是,没有了怜悯和同情,我们的哀伤很可能是无病呻吟,不值一提;那些让心儿为之颤抖的,不是灵魂,而是内分泌。

其次,我一直在抱怨自己读书太少。

我逐渐患上了一种奇特的拖延症。多年前,我成为了Sir Winston Churchill的“I have only one purpose, the destruction of Hitler, and my life is much simplified thereby.”这句话的脑残粉。从那以后,每当我打算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他的所有都会被抛诸脑后。可惜的是,这些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完的,而我记性又不大好,这就导致,每当这些事情完成的时候,那些被抛诸脑后的事情也就已然类似于抛猪脑后了。读书少是表现之一,所以,多年来的这些总结都在反复提醒自己多读多写。

另外一个表现是 尽管我很幸运的能够遇见很多对我照顾有加的前辈和亲友,我都一直心怀感激,但因为我这个不好的拖延加遗忘症,导致疏于联络。这很可能是我这辈子最最于心有愧的事情。

再次,我一直幼稚地想要说再见。

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说再见的,诶?我要说什么来着,不记得了……

很多观念在自我知觉到的时候,其实已经是inception之后好多年了。让人略感欣慰的是,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两年前我说我想去CMU,后来我不是就拿到CMU的offer了么?

今年二月到七月,我在清华园附近一套公寓客厅的小隔间里住了五个月。这个隔间没有窗户,仅容得下一床一桌一柜,没有什么其他可以落脚的空间了。总之,这个隔间如同棺材一般。

我对自己说,你总有一天会面对这样一个类似的境况:一个人住,没有人管,要找事干。一个人住和集体生活是很不一样的,周围都是同龄人,你会清楚地知道,大概在某些时期,你大概要做什么事情;没有人管是指,这时候是没有指标可以衡量你人之为人,你不需要为了绩点上课,不需要为了为了妹子犯二,不需要为了糊口而奔走。要找事干,这是一个实验,假如把你放在一张全新的白纸的中央,没有任何的指引,你会如何书写你自己的人生?路径依赖实在是太过稀疏平常,以至于,你能看到那些优秀的人,总是借着惯性的东风,从一个优秀奋斗到另一个优秀;而令我恐惧的是,这份“优秀”终归是给别人的答卷,GD唱的好,

Do you know 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When it’s not worth dying for? Does it take your breath away? And you feel yourself suffocating?

事实上,后来的结果是,我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做事的效率也不高,代码量可以忽略不计,书也没看多少本,电视剧倒是看了不少……当时每天十一二点回棺材,很累,看看视频,看着看着就凌晨了。

那么,如何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1. 建立循环向上的deadline体系。 正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完的,也不是预先可以精准估计的,所以,与其一再拖延deadline,不如偷工减料,先交付原本(alpha)版本给deadline再说,根据第一份的deadline交付的成果,动态调整下一步的deadline。我们的目标是,不求一步登天、一鸣惊人,但求信心十足、反复升级。
  2. 量化评估的缺失,和碎片化的不规律的生活,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自从2011年的暑假以来,我的生活就被微博活生生地給割碎了。众所周知,微博耗时且上瘾。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我潜心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我所阅读和书写的一切几乎都是电子版的东西,然而,这些电子版的东西是极其难以量化的:他们都只不过是稀疏平常的文件而已。多年以来,你所有现有的“本能的成就评估体系”直接就不管用了。你不会摩挲着刚看完一本厚厚的书自鸣得意,也不会抚摸着厚厚的一沓报告心花怒放;因为他们都只是拖拖鼠标的事情。现在我”量化成就“的解决方案是,在github上搭建博客CS Notebook来整理发布“原创的”笔记,自我激励。我会在后面具体解释。
  3. 不求自决于SNS,但求增加登陆的难度。 微博的易上瘾性,来自于其浅薄的多元性多样性,看上去是在获取知识,实际上不动脑子。我大三的时候一度采用过这样的方法来限制人人:不带手机,白天不在宿舍,晚上十点回宿舍,十一点熄灯,让一切内部外部限制因素使得,一天之中能上网的时间,最多只有一个小时。后来,时过境迁,学计算机自然无法离开google……我曾今使用过”stayFocused”插件(发现米国同学也在用它,看来注意力问题是不分种族的:D),不大有效,因为必要时候我可以换浏览器……最后只能是限制而不根绝。
  4. 欲速则不达,多元和多样性是趣味的源泉。 这件事情在之前的文章《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中讨论过,此处补充卢梭《忏悔录》中的一个例子。

    如果我必须用心去读一位作家的著作,刚读几页,我的精力就会涣散,并且立即陷入迷惘状态。即使我坚持下去,也是白费,结果是头昏眼花,什么也看不懂了。但是如果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毫不间断,我也能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计划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今年几乎最大的收获,是如何管理个人知识。这一部分比较技术,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略过。

我愈发地感觉到,笔记是陪伴终身的宝贵资本。众所周知,知识就是力量,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甚至智慧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的,所以他好辩论,喜言谈,不屑写作;而令人讽刺的是,后人却只能通过柏拉图所著《理想国》来研习苏格拉底的思想。同样的知识,可悲的是前者只能是个人的财富,而后者却是旷日持久留给全人类的资本。当然,我这里记录的渣渣远不及先贤们的万一,但就个人而言,十多年来,好歹也写了不少,如果写下的文字不能保存,那岂不白白消受了光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笔记不是为了保存下来便于复习,要它作甚?那些失落的文字就是白白浪费的财富,只有记录下来,才有可能成为流动的有用的财富——资本。我多年来曾有幸目睹别人无数的笔记,那些消磨了他们多少日夜的,漂亮的、精炼的、整齐的、可爱的、帅气的、威力巨大的笔记,仅仅因为是手工书写的,就那么埋没了……感谢上苍赐予人类互联网,为何不把死的笔记放到互联网上?上网即永生!

上网放哪?我一度是evernote重度使用者,后来我发现两个严重的局限:

  1. 格式混乱。evernote的富文本是带格式的,所有的文字,只要带格式,就难以统一,需要排版(个人习惯认为,所有的文字,应该各级标题与正文分离清楚,便于整理成大纲或者索引);需要排版,就很麻烦,笔记原本就应该是一件省心省事的事情。最天打雷劈的是,你们这群同样的笔记居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或者同样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打开方式下(web/built-in),显示得不一样!格式控表示完全无法容忍!!另外,web版evernote有bug,难用且载入速度奇慢!
  2. 来源混杂。在网上做文摘的时候,经常会使用evernote,导致的问题是,原创的笔记和他人的文章混杂在一起,假以时日,混乱不堪。我本来就是个懒人,能把你记下来就不错了,你还要我经常过来给你分类加标签,烦不烦?

因此,我需要把原创笔记抽离出来,有没有一种带格式,但又简单高效的、轻量级的、甚至有版本控制的工具来记录他们呢?

我几乎在同一时期,通过各种渠道缘定markdown,是她把书写变成了一件趣事。最初是在github社区,我惊奇地发现,纯文本加上极其简单的标签,居然可以转化成带格式的html页面!然后是在Michael和Bryan的课上,发现教授们的笔记要么是纯文本,要么是这种类似的带格式的html页面,甚至是格式一致的pdf页面!再后来我惊奇的发现,美祺大叔之前推荐过,李笑来老师也在推荐用Jekyll在github上搭建静态博客,其基础竟然也是采用的markdown!

最后,这一套设施确定为:

  1. 文本编辑: textmate 2, vim实在不适合编辑大段文字,尤其是中文
  2. 版本管理: github
  3. 格式: markdown
  4. 生成并发布网页: octopress,它是Jekyll的一种带主题和插件的变种
  5. 生成页面供自己使用: MaDe,很方便的chrome插件

这篇文章写作严重超时,就先交付一份alpha版吧!

交付之前,回答在我心目中,什么是“世界末日”,为什么世界末日会“迟到”。

上帝创始之初,因为亚当夏娃偷吃苹果的缘故,将他们驱逐出伊甸园。此处,苹果是智慧果,教人明辨是非。伊甸园象征着快乐无忧。可是,人出于自由意志,食用了智慧果,被逐离了伊甸园。这才是世界的初始,人选择了独立意志、明辨是非、反求诸己;就有了欢天喜地,饱暖思淫欲;也必然地有了快意恩仇,羡慕嫉妒恨;只要有一天我还嬉笑怒骂着、严肃活泼着、要死要活着;只要有一天我还深深地爱着自己、还深深地恨着自己,那传说中的伊甸园、那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就还没有来到。尽管它可能就在昨天、明天、或者后天。

《美丽新世界》里如是说: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那好,”野蛮人挑战地说,”我现在就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你还没说要求衰老、丑陋和阳痿的权利;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权利;要求食物匮乏的权利;讨人厌烦的权利;要求总是战战兢兢害怕明天会发生的事的权利。要求害伤寒的权利;要求受到种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良久的沉默。

“这一切我都要求。”野蛮人终于说道。

最后,许下我的新年愿望:我希望我明年写总结的时候,在加州。